文/白瑜瑄
我專注於短視頻與短片創作。今天很高興能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對兩岸文學的熱愛與探索,並透過一些文化故事,聊聊我如何從這片豐富的土地中汲取創作靈感。
身為台灣的內容創作者,我深信文學是一座跨越地域的橋樑,能讓兩岸人民的情感和文化彼此交融。這趟旅程讓我從衢州的許多文化地標中,感受到深厚的歷史氣息和文學情懷,這些體驗不僅啟發了我的創作,也讓我更深刻地理解兩岸之間的深厚連結。
杜澤老街是我旅途中難忘的一站。踏上青石板路,迎面而來的是滿天紅色燈籠點綴著古樸的灰白建築,這畫面如詩般美麗。當地的店鋪,像是時光的見證者,讓人仿若穿越至過去的歲月,體驗江南小鎮的濃厚人情。再到衢江區圖書館參訪時,我發現館內不僅收藏了大量當地的歷史資料,也定期舉辦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動,比如精緻的木雕和茶燈戲,這些藝術作品凝聚了大陸豐富的文化資產,讓我深刻體會到這片土地的文化厚度。
隨後造訪美高互娛短劇製片超級工廠,這裡如夢如幻,彷彿是年輕創作者的天堂。短劇基地內精心打造的真實模擬場景,讓我們創作者能自由揮灑想像,通過視覺語言呈現文學的精髓。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的故事,透過演員的演繹,我們得以將文學和現實中的情感深刻地傳遞給觀眾。
在爛柯山上的一場交流舞蹈活動成為我此次旅程中的亮點。這座山在古代的棋局傳說中蘊含著奇妙的意境,是文學與文化的象徵。與老師和朋友們共舞於山林間,當下的溫馨氛圍讓我感到兩岸人民之間的真摯情感,如同在棋局中找尋彼此的共鳴。
造訪孔氏南宗家廟時,面對這座儒家文化的聖地,我感受到孔子思想的深遠影響。這裡的建築和禮儀,彷彿訴說著儒家學問的歷史與傳承。孔子曾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次的兩岸交流讓我更深信文化的力量,文學不僅是紙上的文字,更是一種內心的連結與共鳴。
夜晚時分漫步水亭門,這裡三街七巷交織成一幅畫,天王塔的雄偉身影耸立其中。這座歷史悠久的塔,被稱為衢州的象徵。儘管歲月變遷,天王塔依然穩如磐石,象徵著故鄉的穩定與厚重。老人們說:「先有天王塔,後有衢州城。」這一句話中透出這片土地的自豪與堅韌。
江山廿八都是另一個深具古風的地方,古老的徽派建築、幽靜的小巷以及獨特的地理格局,帶著我們穿越到大明與大清時期。這裡的戴氏舊宅更是一處令人流連的歷史建築,屋內的雕花窗格、古老家具,依稀保留著過去的生活氣息。這些見證歷史的地方,不僅是旅遊景點,更像是文學作品中的經典場景,讓我們在創作時有了更多靈感的來源。
最後,江郎山的壯麗風景讓我對自然景觀充滿敬畏,三座奇峰聳立於天地之間,如詩如畫,山間回蕩著千年來的回聲。這裡不僅是自然景觀,更是中國大陸眾多文化與文學的源泉之一,讓我明白文學並非僅存在於書本中,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這次的兩岸文學交流,讓我更加確信,文學能跨越海峽、溝通彼此的心靈。未來,我希望能通過我的短片創作,讓台灣的朋友們看到大陸的這些文化瑰寶,讓我們共同分享彼此的故事、理解彼此的情感。希望透過影像,將兩岸的文化記憶永遠留存,讓兩岸的友誼如同這些古老的建築一樣歷久彌新。
謝謝大家!期待與你們的交流,也希望我們的創作能夠讓這份情誼更加深厚,跨越山海,觸動更多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