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法水/專題報導】廟埕的香煙裊裊中,信仰與故事交織成百年的時光軌跡;社群的光影流轉間,影像與文字傳遞著宮廟的精神。
在彰化花壇白沙坑文德宮,一場別開生面的『靜態版全國廟會嘉年華』於11月22日隆重舉行。來自全台近50家宮廟、百位宮廟小編齊聚一堂,參與『第三屆美廟粉專交流聯誼會×文化傳承工作坊』,場面熱鬧空前。這場結合傳統文化與數位創新的盛會,在裊裊香煙與閃爍螢幕間,為宮廟文化寫下新頁。
共續廟緣 全台宮廟小編的年度盛事
清晨的文德宮,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為了信仰努力不懈的宮廟小編們;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大家相識、學習、分享與成長,滿懷喜悅與收穫。
這場由全國最大宮廟平台『台灣美廟故事』與文德宮共同主辦的活動,旨在促進全台各宮廟視窗與粉專的互動合作。
活動限定宮廟文化相關人員參加,所有參與者均需加入『台灣美廟Line群組』方可報名,確保了交流的專業性與品質。
從財神信仰到影視創作文化雙講座
專題講座邀請兩位重量級講者,從不同維度探討宮廟文化。《台灣多奇廟》主編楊逢元老師以『從土地公淺談台灣的財神信仰』為題,如數家珍地分享各地廟宇典故,內容精彩又紮實。
電影《三清》導演陳毅則分享鏡頭下的信仰故事與創作初心。年僅25歲的青年導演陳毅,分享拍攝紀錄片《三清》的心路歷程,從尋找資源、主題、命名到拍攝,每一步都如神明默默安排。團隊更遠赴韓國取材,影片預計明年上映,從年輕導演的眼中看見台灣宗教與文化的全新風貌。
近200年文化遺產的小燈排DIY手感傳承
文德宮每年固定舉辦、擁有近200年傳承的『白沙坑迎燈排』活動,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文化盛事,更被列為國家無形文化資產。活動中的文化研習×小燈排DIY環節,由文德宮執行長李泳昌指導,讓參與者親手製作『文德宮小燈排』,感受白沙坑元宵燈排工藝的精髓。
儘管有編編笑稱自己『手有點不巧』,但過程充滿樂趣與成就感,這項體驗不僅將文化記憶化為具體作品,更讓參與者深刻感受到傳統節慶之美。
三大主題分組座談 點燃創意火花
下午的分組座談針對不同專業面向進行專題探討,分為三大主題同時進行:『活動企劃行銷×網路社群經營』、『攝影×拍照×直播』 以及『組織×管理×溝通』。
每組皆由領域專業或經驗豐富的宮廟代表引導,強調『案例分享×問題討論×實務建議』,讓參與者交流可應用的技巧與策略。現場交流熱烈,各宮廟小編毫不藏私地分享經驗,讓參與者直呼收穫滿滿。
宮廟小編擔負傳統文化的新時代橋樑
這場別開生面的聯誼會,不僅是技術交流,更是文化使命的傳承。台灣美廟主編陳建學在交流時間環節中,與各宮廟小編深度對談,探討如何透過數位平臺,讓傳統文化更貼近現代人的生活。
與會者一致認為,宮廟小編不僅是社群經營者,更是傳統文化的轉譯者與信仰價值的傳遞者。每一張照片、每一段文字、每一次分享,都希望讓更多人因為這些努力而更靠近神、認識神、安心於神。
從在地情誼到全國香火 宮廟小編的共善時代
為迎接這場難得的相聚,部分宮廟小編如台東東海龍門天聖宮及遠程宮廟小編提前一夜抵達彰化,養足精神;也有幾間宮廟把握緣分,在正式課程前溫馨小聚,情誼流動,格外珍惜。
位於主辦宮廟文德宮僅五分鐘步程、以『武駕媽祖』聞名的白沙坑明聖宮,也歡喜以地主身份,暖心贊助所有參與者手搖飲,暖意流淌。
課程結束後,鶯歌慈聖宮、桃園龜山慈恩宮、八德三清宮、桃邑鎮北宮、台中龍井天旨鳳凰宮、中華北斗東螺媽祖慈善道統協會、彰化大城東西港永鎮宮、高雄朝元宮鐵路媽祖、台東東海龍門天聖宮、屏東瑤池靈修院、嘉義布袋嘉應廟、鶯歌慈聖宮…等多間宮廟,更主動相約,前往今年因意外事件登上新聞的埤腳五通宮參訪打氣,以行動詮釋『兄弟同心』的厚重情義。
儘管宮務繁忙,五通宮主委游博程仍親自為來自各地的小編導覽,親切作風深獲好評。而長治份仔福德祠陳佳騰主委,雖未能參與全日聚會,仍不辭辛勞帶著沉甸甸的米禮,搭乘火車專程前來問候。這份心意,千金難換,情義綿長。
同心傳燈,照亮宮廟數位未來
活動在溫馨感人的氛圍中圓滿落幕。每位參與者帶著滿滿的收穫與感動賦歸,也帶著傳承宮廟文化的使命回到各自的崗位。
這場活動證明,傳統與創新並非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雙翼。在數位浪潮中,宮廟小編正是連接古今的關鍵角色,以鍵盤敲出經文、用鏡頭記錄信仰、用創意傳承文化。
如果您也是宮廟小編,歡迎主動聯繫『台灣美廟故事』,一起加入溫暖又專業的『編群』,共同為台灣的宮廟文化注入新活水、在數位時代中繼續照亮台灣的信仰之路。(照片由各宮廟小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