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周志杰 /高雄報導】為響應「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World COPD Day)」及秋冬流感高峰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以下簡稱高醫)胸腔內科19日至21日舉辦「呼吸健康週」活動,以「呼吸健康,一氣呵成」為主題,結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與流感防治兩大重點,透過互動展覽、專題講座與現場衛教諮詢,喚起全民對呼吸健康的重視,強調「早期預防、積極治療、持續管理」的重要性。


高醫戴嘉言副院長表示,高醫身為大學附設醫院及醫學中心,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卓越全人健康照護,本次活動由胸腔內科主辦,除呼籲民眾重視流感重症外,特別是高齡者、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不全族群.高醫慢性阻塞性肺病團隊藉著完善的跨團隊照護系統,整合多專科角色,提供患者全方位照護,更兼顧患者生活品質的改善,這樣的照護模式,在今年第二度獲得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的認證。高醫胸腔內科這次活動特別設計多種類的闖關遊戲,還有多位醫師帶來的衛教講座,相信能帶給民眾不同於以往的衛教資訊,讓大家都能「呼吸健康,一氣呵成」。

守護呼吸,從認識慢性阻塞性肺病開始
每年11月第三個星期三為「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World COPD Day)」。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俗稱「肺阻塞」,是一種因呼吸道長期發炎所導致的慢性肺部疾病,可透過早期診斷與持續治療,有效延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高醫洪會洋醫師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慢性阻塞性肺病位居全球十大死因第四位,與肺炎、肺癌並列最常威脅生命的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常見症狀包括慢性咳嗽、咳痰與呼吸困難,但許多人誤以為只是老化現象,因而延誤黃金治療期。」醫師呼籲有吸菸史、或從事高粉塵工作的民眾,應定期接受肺功能檢查,及早發現、早期治療。並強調:「規律用藥、戒菸、避免接觸危險因子與規律運動,是穩定病情的四大要點。

氣喘與生物製劑新療法
氣喘是一種由基因與環境交互影響所致的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多數病患透過吸入型藥物即可良好控制,但仍有部份患者屬於難治型氣喘。高醫郭彥廷醫師表示: 隨著醫學進步,現已有針對氣喘患者的生物製劑,可藉由阻斷發炎路徑、減少氣喘急性惡化,改善呼吸功能與生活品質。醫師提醒,氣喘控制的關鍵在於「持續治療、定期追蹤、正確用藥」,這三者缺一不可,千萬不可因症狀緩解而自行停藥。

天氣未轉涼,流感搶先來報到!
疫苗接種是保護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重要防線。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等患者,建議依醫師評估接種流感、肺炎鏈球菌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疫苗。這些疫苗能有效預防常見呼吸道感染,降低併發肺炎、住院及急性惡化的風險。醫師提醒「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而言,預防感染就是最好的治療。

為讓民眾更輕鬆地了解疫苗與流感防治知識,在今年的「呼吸健康週」,也增加流感衛教,提醒民眾提高警覺流感症狀,期待達到積極預防與積極治療。此次展覽以流感守護者-人氣LINE角色「醜白兔」進行衛教繪製,以其詼諧生動的圖像敘事與互動體驗,使流感衛教不再枯燥,以更可愛、生活化、親民的方式,呈現流感病毒的傳播特性與防治觀念。

高醫莊政皓醫師指出,流感是難以預測的健康風險,尤其對高齡者、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具威脅,感染後短短數日即可能惡化為嚴重肺炎或呼吸衰竭。流感並非普通感冒,民眾須認識「流感三部曲」: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反應啟動–嚴重併發症發生。一旦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或鼻炎等初期症狀時,應及早就醫治療。流感治療的關鍵在於「黃金48小時」,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不僅可有效降低重症風險,也能保護家人免於感染。

呼吸健康週活動亮點多元 全民一起「看見呼吸的重要」
本次「呼吸健康週」以沉浸式互動策展結合臨床衛教,包含呼吸道疾病與流感主題展覽、肺功能篩檢、疫苗注射與營養諮詢專區,並安排胸腔科醫師現場講座,帶領民眾從預防到治療全方位認識呼吸健康。


活動現場更設有「肺阻塞之聲」體驗區與「知識登階挑戰」互動遊戲,讓民眾在趣味中學習。高醫胸腔內科期盼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更多人「看見呼吸的重要」,共同打造健康、無阻的城市呼吸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