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戴英薇/高雄報導】 為響應世界友善日(World Kindness Day),高雄山達基教會於14、15日舉辦「友善 × 連結 × 共好」世界友善日社區交流活動,邀請高雄市三民區寶國里、千歲里、仁武區仁和社區、內門區內門里、永吉里、正興里、前金區長春里、橋頭區仕和社區發展協會及鳳山區海光里、安和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參與,以實際交流展現社區間的友好互動,並期盼將友善精神擴大延伸至生活當中。
自1998年起,每年11月13日被訂為世界友善日,其宗旨在於鼓勵人們跨越性別、政治、種族與宗教等界線,向彼此釋出善意,讓世界變得更溫柔。山達基教會公關事務長王麗君表示,教會秉持創始人 L. 羅恩 賀伯特 的人道關懷理念,希望透過《快樂之道》中的生活道德準則,讓民眾意識到,「友善」不僅是對周遭的人,也包括對自己、對環境、對社區、甚至對整個社會的日常行動。
活動特別邀請大心生活顧問社賴克敏執行長帶來講座,分享如何以日常簡單行動對自己更友善。她指出,友善從「保持好情緒」開始;除了照顧好身體,也要遠離負面資訊來源,並保持行動力,例如做家事、擔任志工、參與公益活動等,都能讓情緒更正向,也讓生活與周遭環境更加友善。
現場也帶領民眾回顧過去一年世界各地的公益行動,鳳山區海光里里長廖國誌也在活動上分享反毒的重要性。他指出,毒品問題仍嚴重影響社會與下一代,因此民眾若能多一分正確知識,就能多一分力量提醒家人與孩子遠離毒品,讓社區更安全。
長期從事反毒志業的社團法人高雄少年觀護慈愛協會江森煇理事長也表示對推動反毒的決心,他強調看到世界上有那麼多人在做反毒,我們從台灣做起,讓毒品從此在我們生活中消失。
高雄山達基教會表示,友善是一種選擇,也是一份持續的行動力,期望在每一個家庭、每一位民眾心中,種下讓社會更美好的友善種子,讓「友善共好」真正成為社會中的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