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毒、觀護、重生】高雄少年觀護「砥礪前行」北上,以行動弘揚金舵及旭青

【記者  周志杰 /嘉義、彰化隨行報導】在秋風微涼中,來自高雄的少年觀護慈愛協會隊伍,帶著對青少年的熱忱與對生命的深切關懷,日前11/14(五)北上參加第22屆金舵獎暨旭青獎典禮。創會長兼反毒主席江森煇,理監事、會員與準會員總計約 50 人,結合團體力量,一同見證善的力量與再生的奇蹟。這不僅是一場表彰典禮,更是一趟深度學習、生命交流與公益實踐的旅程,展現出協會長期在觀護、反毒與青少年犯罪預防的扎根努力。在典禮前的行程安排絲毫不馬虎:先到明德外役矯正機構實地走訪,再前往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中心進行情境體驗,最後在金舵獎典禮上,由協會志工組成表演團隊以舞蹈與國術點燃全場。在北上的一天裡,以具體行動,再次傳遞社會原諒、支持與重建的願景。

踏入矯正教育現場,深刻理解復歸之路

高雄少年觀護慈愛協會一行人首先抵達位於台南的明德外役矯正機構。由莊典獄長與呂副典獄長親自接待,帶領團員實地參訪受刑人日常勞動訓練區之一的羊舍。觀護志工們近距離體驗受刑人如何餵養羊群、打掃環境、維持設施整潔等工作,了解他們在最低戒護等級下如何透過勞動訓練建立責任感、自律與生活結構。

在羊舍中,團員們與受刑人進行對話,親耳聽到他們對未來的期許,以及對過去錯誤的反省。許多年輕參與者表示,這樣的實地體驗讓他們對「刑滿歸正」不再只是抽象名詞,而是一條真實可走、需要社會陪伴的復歸之路。矯正教育不只是懲罰,更是重建生命價值與正向能量的過程。

協會創會長江森煇強調,觀護教育是少年犯罪預防與再生之基石。他說:「當我們用心走進矯正機構,不只是看孩子犯了什麼錯,更是看他們是否願意改變、願意為自己、為家庭重建未來。」這樣的站在現場,正是對青春、對生命最大的尊重與信任。

 

深入反毒現場體驗,強化識毒與宣導實力

離開矯正機構後,繼續前往中正大學的防制藥物濫用中心。該中心特別設計了擬真教室與情境模擬:夜店與酒店場景、監所羈押情境,一切宛如真實場景重現。專業講師演示各類毒品樣品,從造型、成分到辨別方式逐一介紹。在沉浸式模擬中,志工與團員被邀請進入夜店誘導場景,體驗青年可能面臨的誘發壓力與誘惑;接著則進入模擬羈押環境,深入理解毒癮最終可能帶來的法律與人身後果。這樣強化式的教育,不僅提高志工識毒能力,也使反毒宣導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識,而是真實關乎生命抉擇與價值承擔的教育。

團員們在體驗後分享,模擬場景所帶來的衝擊與感同身受,讓他們更能體會青少年陷入毒品時的迷惘與危險,也更堅定了未來在校園與社區中宣導反毒知識的決心。創會長江森煇表示,反毒教育若只停留在講座與口號,是不夠的;必須以生動真實的模擬體驗,才能讓年輕人真正感知誘惑與其可怕後果。

金舵獎典禮現場演出,志工展現文化與正向能量

在彰化舉行的第22 屆金舵獎暨旭青獎頒獎典禮上,高雄少年觀護慈愛協會旗下兩支志工團隊驚豔登場。綺莉藝術表演團以優雅舞姿,展現團隊古典與柔美力量;東隆宮傳統國術舞蹈團則以拳腳與身法融合傳統武藝,展現剛毅與傳承。這兩支表演隊伍皆由協會志工組成,他們投入公益之外,也透過藝術與文化,傳遞生命過來人的經驗與信念。典禮現場掌聲雷動,來賓頻頻稱讚:他們不只是青年,而是「文化使者」、「生命傳播者」。協會創會長江森煇分享,在南下典禮之前,他特別與隊員們溝通:參與不只是拿獎,而是用舞蹈與功夫說公益之心,用身體與力量書寫青春與服務。他說,此行北上不只為了參加典禮,更是結合觀護教育、矯正實務與反毒體驗的一場綜合訓練。「我們要讓志工不只是服務者,更是未來青少年的守護者、生命的陪伴者。」

在頒獎典禮上,協會成員與其他得獎者一起接受肯定,彰化現場也設有講台和交流區,使參加者能彼此分享彼此的努力和願景,一方面獲榮譽,一方面也展現社會福利團隊的專業與熱情。

陪伴與預防並重,打造更安全、溫暖的下一代

高雄市少年觀護慈愛協會這次北上之行,不只是參加金舵獎典禮,更是一次融合 觀護教育、反毒行動、文化藝術 的深度交流。從矯正機構羊舍參訪、毒品情境模擬,到舞蹈與武術表演,他們用行動證明:保護青少年、預防犯罪與毒品,不應只是政策口號,而是每日持續實踐。

江森煇創會長說得好:「唯有提前預防、持續陪伴,才能為社會建立最溫暖、最堅實的安全網。」他的話也是對所有志工、家長、青年的期許:一起守護下一代,一起讓社會有更多理解與希望。未來,高雄協會將持續推動校園反毒宣導、青少年犯罪預防、親職與家庭支持,以及生命教育與陪伴計畫。這樣長期扎根的公益,正是塑造更慈悲、更有力量、更有希望社會的基石。